尿毒症三大治疗误区

2008-01-07 00:00:00 来源:

  尿毒症,肾病恶化进展的终结局,在医学领域素有“第二癌症”之称,肾病患者对之可谓闻之色变。既然被称为第二癌症,说明就目前医学水平尚未有治疗尿毒症的良药、良方。但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治疗肾病、尿毒症的药物及疗法。面对众多所谓的治病良药、治病良方,尿毒症患者往往难以抉择,从而发生偏离治病宗旨的现象,终导致自身病情日渐加重。
  尿毒症治疗存在哪些就医观念误区?
   误区一: 尿毒症一次治疗或尿毒症完全治疗。 慢性肾病发展至尿毒症时期,往往经历了多年或数十年的病程。尿毒症患者长期受到病痛折磨,想要急切医治好疾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病变了这么多年的肾脏,通过单纯口服某种药物、或是经过某种疗法住院短短十几天,就想要达到尿毒症一次性治疗、尿毒症完全治疗的效果,这是不现实的。
  另外,慢性肾病有一大特点――病情容易反复。当肾病患者发生感冒、感染、劳累等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肾病病情反复,这包括尿蛋白+反复、身体浮肿反复、血肌酐指标反复等多方面。所以,尿毒症患者通过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想要用极短的时间达到“完全治疗”也是不现实的。
  误区二:用药(或疗法)治疗后,尿毒症马上可以透析摆脱。
  肾病恶化至尿毒症阶段后,常规进行尿毒症治疗多采用透析疗法(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应用透析治疗尿毒症可说是用一种人工机器代替人体肾脏工作的替代治疗方法。透析治疗尿毒症,可以快速改善尿毒症患者体内高代谢紊乱状态、减轻尿毒症患者伴发的一系列并发症状(如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少尿、厌食、失眠、呼吸困难等),降低死亡风险。如果一种口服药物或是一种治疗方法在施用后,能够马上将尿毒症患者长期维持生命的透析摆脱,这可能吗?
  尿毒症之所以发生,由初的肾病发展成为尿毒症通常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肾脏发生纤维化变性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如果损伤的肾脏要重新复原,重新发挥原有的正常功能,即便这种药物或这种疗法有效果,那其作用于尿毒症患者的病损肾脏也将是需要经历一定时间的。在修复肾功能的过程中,透析还将继续发挥它替代肾脏工作的作用,尿毒症患者还敢马上摆脱透析吗?
  误区三:尿毒症治疗后肌酐马上就要降下来。 对尿毒症患者而言,“肌酐”可能是其为关注并有心理负担的衡量病情的指标。居高不下、甚至持续上升的血肌酐指标,意味着尿毒症患者将要面对透析、换肾、心衰、呼吸衰竭等死亡因素威胁。所以,尿毒症患者积极寻求好的治疗,目的很明确――降肌酐。接受药物或疗法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往往有这样的观念:既然都施行了治疗,肌酐就一定要降下来。多年堆积于尿毒症患者体内的以肌酐为代表的大量毒素,应用某一口服药物或是某一治疗方法在短短数日、数十日时间里就要清除掉,可能吗?就算这种药物或是疗法确实有效,尿毒症患者的肾功能还处于损害状态,肌酐即便被清除,又会重新代谢出来,通过血肌酐检验短期的治疗效果能有意义吗?
  以上三种就医观念可能是肾病、尿毒症患者就医治疗过程中常见的观念误区。也许,对不同的尿毒症患者而言,在其治病就医的过程中还存在有这样那样的观念误区。不管存在什么样的心态,对尿毒症患者而言,终的治疗效果才是检测治疗方法的无出其右通行证。

3333
3334
更多>